师大  |  教育基金会
陈振铎
时间:2015-05-19 14:20:51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0


陈振铎(1904—1999),字宣文,山东省淄博人。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当代民族音乐奠基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任河北师范大学前身——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

1928年陈振铎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在校期间结识了同窗冼星海先生,由于两人家境困难,受到代院长萧友梅先生的关照,以半工半读来维持自己的学习。他师从萧友梅先生学习和声学,师从李思科、朱荇青、吴伯超先生学习钢琴、二胡和作曲。1929年,他转学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1932毕业。在校期间,师从著名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学习二胡,在刘天华大师的教诲下,他积累了雄厚的民族传统音乐基本功,二胡演奏技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1933年8月—1937年7月,陈振铎任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当时的音乐系聚集了李恩科、丁善德、张洪岛、陈德义、陈振铎、劳景贤、熊乐忱等一批音乐名师,办学很有声色。陈振铎的二胡独奏很有影响。陈振铎和丁善德的二胡琵琶二重奏,是民族乐器二重奏有意义的尝试。1934年,他在《女师学院期刊》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南胡独奏谱》和《洞箫联系》。1935年在《女师学院期刊》第三卷第一、二期上分别发表《南胡曲选符号说略》和《南胡曲选》。《南胡曲选》,是在刘半农先生支持下,继《刘天华先生纪念册》之后的第二本专著,对推进民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他的代表作《雨后春光》、《花开满院》等两首二胡独奏曲是在女师创作的。

1938年秋,他一度回到家乡,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十团政宣科工作。在这期间他精心编写《抗战歌曲选》和积极从事歌曲创作,由李人凤作词、陈振铎作曲,反映抗战战斗生活,增强抗战信心的歌曲《血雨腥风》、《长期抗战》、《光荣胜利终归我们》等,颇为流行并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官兵的斗志。抗日战争期间,任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教授,是民乐系的创始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教授。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企图挟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南逃,陈振铎以搬迁组长的身份,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将学院迁往天津,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与了筹建中央音乐学院的工作。解放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管弦乐协会名誉顾问,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等职。陈振铎是继刘天华先生之后的当代民乐大师之一。

他从事二胡艺术教育六十余载,为传播和弘扬民族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培养的学生已形成一支二胡艺术大军,如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张锐、陈朝儒、闵惠芬、王国潼等已是我国二胡艺术界的精英。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主要有:《刘天华先生纪念册》、《南胡曲选》(工尺谱本)、《怎样习奏二胡》、《民间锣鼓》、《二胡演奏法》、《刘天华作品研究》和《刘天华的创作与贡献》等。同时,他还创作了50余首二胡名曲及改编曲目。如《雨后春光》、《田园春色》、《山村初晓》、《秧歌舞曲》、《兰花花》、《社员都是向阳花》、《红梅赞》、《送大哥》、《军民大生产》等。乐器改革方面,他将二胡设计成当前使用的前八角后圆筒形式,并积极支持、参加将二胡丝弦改为钢丝弦的改革。对二胡演奏是飞跃性的创新,也影响了琵琶等民族乐器突破性的改进。  




版权所有©2013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会    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