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  |  教育基金会

校友文苑

当前位置:首页>>校友文苑
八十校庆忆当年
时间:2015-05-28 14:40:11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0

八十校庆忆当年

沈性元

六十二年(1924)前离开母校——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直隶女师)。直隶女师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学校,属省立公费学校,学生不交学费和饭费。我不满十一岁考入直隶女师附小高二班(相当于初中),后升入师范十五学级,直至毕业。这七年全部住宿,住宿生活对我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就记忆所及叙述如下,聊以庆祝明年(1986)即将到来的母校八十周年校庆。

一、住读生活

学校对住宿生的要求比当时一般私立女中或教会女校的学生严格,生活上要求俭朴,纪律方面比较严格。教导学生从青少年就养成“俭以养廉,勤能补拙”的美德,这是可以肯定的。

朴素的校服:师范本科生一年四季上衣是夏季浅兰,春秋中色深兰,冬季藏青,短衫长度腰以下四、五寸,着黑绸裙,长度在小腿弯以下,白袜黑鞋。今天看来这一身穿扮,未免色彩单调,但有她大方整洁的美。

单纯的伙食:副食谈不上营养,除了校庆和什么喜事,桌上会出现海带燉肉之类的荤腥,常年累月是大白菜加豆制品之类的四碟菜和白菜汤,菜帮多嫩叶少。冬季大碗汤改为火锅,它最受欢迎,同学们四碟类同的菜全部倒进火锅加热,味道就不大同了,同学们的食欲一好,主食也就吃得多,长方形的馒头消耗量突增。学生有病,可以买碟炒鸡子或煮挂面,这是规定许可的。早餐的稀饭是一大桶稀米汤,此外供应一根小油条,还有一个比铜板稍大点的小烧饼,一碟非常咸的咸菜,这些是难以填饱肚子的,女工在饭厅出卖大件油饼、豆包、火烧之类,供同学们自费补充。如果不补充则上午上两堂课后,赶上是物理、化学、体育等课,不在本教室,要过“天桥”或一些平地转来转去,就会感到腹饥头晕。有位高班同学姓欧阳,四川人,她每饭必有小碟“辣糊”以佐食,非此不能吃下两碗米饭。她读起古文来,声调抑扬铿锵,大家称她是“美读古文家”,常朗读“赤壁赋”之类,夏天从她的宿舍传出的优美音调,是很吸引人的。

濯洗间的设备:住读生的内外衣服及被单等,全须学生自己洗。除非有病,可以请女工代洗,按大、小件付酬,洗一件上衣要四个铜板,床单等要加几倍,所以同学都练出叠衣服的本领(向北方同学学会折叠法),衣服晾干了,喷洒清水,然后折叠、压平。洗衣间是一长排用洋铁皮制成长方形的洗衣盆,连接在一起,每盆有一个水笼头,下有漏水孔、塞子,洗后便于放掉脏水。这当时可称先进设备,是校长齐国樑赴日本女校考察取来的“经”。

洗浴:浴室是一大间隔成的几间小房,每间放有圆角长方形洋铁盆,洗完可将用水倒在靠墙的下水槽流走,这一设备使学生养成讲清洁的习惯。同学们每周都有洗浴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都能爱护公物,维持公德。

二、课程安排

为教授师范生毕业后能担当起一名小学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学校设置的课程比较周详,程度相当于以后的高中。

1、文科、理科,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以及体育、音乐、图画、手工等课程,随年级的高低而不同。

单说历史、地理两门课程,使学生对祖国的发展和面貌有一个轮廓的印象。例如地理课是要画地图的(课外作业),祖国“海棠叶”(注:当时蒙古属于中国版图)的美丽形象,仔细画在纸上,深深刻在心上。山脉、河流、铁路的不同画法,带有美术习作的要求。同班仓传宪学姐能画工笔仕女,所以她画的分省地图,每幅都是精品。从画地图的习作,加深了对纵横分布的山川河流的印象,真是祖国大地“江山如此多娇”。学习外国历史地理课,使人眼界开阔,心胸宽敞,有益于身心。

2、“五四”革命活动:我进入师范,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举行巴黎和会之际,段祺瑞政府慑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外交总长陆宗舆正要在和约上签署辱国条款之际,“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学生掀起打倒卖国贼曹、陆、章的怒潮,天津的同学亦举行游行示威,迫使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高班同学时常在课余组织全校在大礼堂集合,听几位大姐姐们讲时事,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那时天津市民也都起来抵制日货,我们小班同学在课外或手工课上,缝抽纱手帕,做浆糊等日用品义卖募捐,帮助天津学生联合会之用。同班学姐杨毓才,她家屋室宽敞,常招待各校学生在游行后到他家休息,彼时情景还历历在目。毕业班学长郭隆真(革命烈士)、邓文淑(邓颖超大姐在校的学名)她们的爱国激情,在礼堂台上讲话的神态,也记忆犹新。

3、“五四”运动带动起来新文学传播。十二学级的吴瑞燕学长,是最早参加北京话剧演出的演员,她演《娜拉》这角色很成功,听说轰动北京知识界。易卜生的《娜拉》和《国民公敌》剧本的中译本,我有机会看过,我钦佩吴瑞燕的勇气。一次她回母校对我讲“在舞台上演出,不需要大声嚷,而是要善于运气自如。使每句台词利用声波的传送力,让后排听众也能听清楚。”当然,那时剧场最多座位不过是几百人,她的演出取得一定效果,我为她高兴,从她讲话中可以相信她对演剧是既热情,又严肃的,在当时确是难能可贵!

4、音乐课,体育课的重视。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体育可以增强人的体魄,母校是重视这两门课程的。体育教师都是从上海体校聘请来的,教课都很认真,我也从中受到教益。直隶女师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大会是轰动天津全城的。

5、各科教师的音容,声调,不会忘怀,不能一一记述,就说教国文的张暤如老师吧,他曾选《水浒》上武松打虎一课,印象很深。张老师用他高昂激扬的声调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这是一篇描写人物有声有色的绝妙佳作。同学们凝神地听,宛如面对这位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武松,看到他那活脱脱的形象。这堂课给我感受很深,读报、念文章(我在新社会学习会上常有这种机会),要把其中的重点内容读得有节奏些、清晰些,那么听的人就比较容易接受,不致厌倦。这还是得自张暤如老师朗读《水浒》武松打虎一文的启发。

最后,我想把敬爱的周总理和张暤如老师二人唱和的两首诗谨录于下,作为怀念革命先辈的一片心意。

周总理   暤如夫子   《伤时事》原韵1916年10月

                  茫茫大地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张暤如老师《伤时事》诗:

                  太平希望付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

                  孤客天涯空涕泪,伤心最怕读新闻。

注:沈性元(1906—1987),河北师范大学前身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北洋女师范学堂)第十五学级(1919—1924)学生,前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前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昌照先生夫人,河北师范大学另一位知名校友、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女子北伐敢死队队长沈警音(性真、景英、亦云,北洋女师范学堂第一学级学生,民国元老、国防部长黄郛夫人)的二妹。民国时期有沈性真、沈性仁、沈性元,沈氏三姊妹之称。



                      邓颖超(右)会见钱昌照、沈性元夫妇

版权所有©2013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会    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