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  |  教育基金会
访我校校友石家庄二中校长邵喜珍
时间:2017-10-11 15:22:08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0





铭记母校教诲 奉献教育事业

——访我校校友石家庄二中校长邵喜珍

赵振军  许晓云

邵喜珍,1958年生,1982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特级教师,国家督学,1997年4月开始任石家庄二中校长至今。兼任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省青联副主席、青联常委。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优秀工作者、国家教委科研项目优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十大女杰”,石家庄市劳动模范等。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所领导的石家庄二中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校、全国航空特色校、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校、河北省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等几十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其独立撰写的《创造教育——铸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人生》《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突破》等多篇论文获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撰写的《“双语教学”的尝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出版发行了《二中圆我清华梦》等多部著作,主持编写了《科学与探索》《生活与实践》等二中校本课程系列丛书,主持完成了《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现代信息技术与校本教师培训整合的研究》《优秀学生成长环境与自身因素的调查和研究》等多项国家级课题。


“铭记母校教诲,奉献教育事业”,这是我校校友石家庄二中校长邵喜珍写给我校的赠言。这12字赠言,是今年国庆节前,我们专程到二中拜访邵喜珍时,她即兴提笔写在画轴上的。短短的12个字,既表现了她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又表达了她从事37年中学教育工作的感悟。37年,她从一个民办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她从一名普通中学教师成为全国知名中学校长,应该说,这是用心血和汗水写就的一部教育家的传奇。

我们的话题,就从她当民办教师开始了。邵喜珍说,做一名好老师,是我最大的心愿。1976年,不满18岁的我走上了三尺讲台,体验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与光荣。从那时起,我就深深爱上了这个行当。1978年,我有机会参加了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考,填报志愿时,所有的志愿都是师范院校,最终,很荣幸被河北师范大学录取了。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高兴得整夜没睡着觉,因为师范大学是培养师资的,我通过四年的学习深造,毕业后可以继续我的教师梦。选择河北师大,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而且,几十年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场合,我都说我是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的,我都以母校河北师大为骄傲,我都为我是河北师大的毕业生而自豪!

邵喜珍接着说,1978年10月24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这个日子却令我终生不忘——我们78级新生报到的日子。我背着行李一进学校大门,参加迎新工作的77级的师哥师姐们便涌上来,帮我拿行李,帮我办手续,把我领进宿舍。师哥师姐们的热情,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让我这个从没离开过农村,第一次走进城市,第一次迈进大学校门的农村女孩没有了陌生感,增添了回到家的温暖。

母校河北师大,是一所校风正,学风浓的好学校,这一点给我留下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就拿我们班里来说,同学们的年龄跨度大,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都有,大家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互相团结,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记得当时经常停电,每当遇到停电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是点着蜡烛在教室继续做作业、读书学习。我们生物系是全校的标兵系,每天早晨,我们都要集体整队跑操,同学们都积极参加。系与系之间开展歌咏比赛的时候,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努力为班集体赢得荣誉。

回顾了美好的大学生活,邵喜珍充满感情地谈起了毕业后的从教生涯。1987年,邵喜珍从栾城中学调入石家庄二中,一直到1997年任校长前,当了7年的班主任,送了6届毕业生。当时,她是唯一一个住宿班的班主任。住宿班的学生全部来自郊县,农村孩子居多。她在班级管理上注重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病了,她送去自己亲手做的病号饭;学生犯错了,她像大姐姐一样,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生考砸了,她帮助查找原因,送去鼓励;学生生活困难,她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学生买生活用品和饭票。她带的班,班风正、成绩好、凝聚力强,年年都被评为学校的先进班集体。回忆起当时的工作,邵喜珍深有感悟地说:“多年来,我的信念就是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我认为,教育是个爱心活儿,教育是个良心活儿,教育是个长远活儿,教育是个神圣活儿,教育是个急不得又慢不得的活儿。”说到这里,邵喜珍怕我们没听明白,要过我的采访本和笔,亲自把这几句话写在了我的采访本上。她还解释说,前“四个活儿”,是我原先悟出来的,“急不得又慢不得的活儿”是我最近几年才悟出来的。急了,就会方法粗糙简单,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违背教育规律;慢了,就会失去机会,就会误人子弟。所以,要掌握好一个“度”,把“急”和“慢”两者拿捏好。

我们请邵喜珍谈谈她担任校长后的心得体会,她深思了一下后十分庄重地对我们说,1997年4月,38岁的我被任命为石家庄二中校长,我感受到了这份信任背后那沉甸甸的责任。我暗暗下定决心,不管付出多少艰辛,我一定要当好这个校长,绝不辜负社会、学生、家长、上级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在20年的校长岗位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学习、探索创新,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为祖国培育栋梁之材的好校长。

的确,邵喜珍努力践行着自己的誓言。20年来,她带领她的团队创造了二中今天的辉煌:数以万计的学子从二中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数百位学子进入清华北大,涌现出十多位全省高考文理状元。二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实现了国际奥林匹克河北省金牌零的突破,并一发而不可收,收获累累硕果。而这一切,都是她提出的“学生好,一切都好”教育理念的体现。邵喜珍说:“学生好,一切都好,即追求学生的身体好、心态好、思想品德好、学业成绩好、创新能力好、人际关系好、家庭环境好,一切都好;学生的今天好、明天好、一生一世好,一切都好。因为学生好了,生命就有尊严,学校就有发展,家庭就有希望,国家就能富强,社会就会进步。”

我们请邵喜珍对母校的师弟师妹们说几句话,她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师弟师妹们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为目标,珍惜大好时光,珍惜大好年华,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精心设计自己的人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品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就是要坦坦荡荡做人,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善良正直的人格;学会做事,就是要扎扎实实做事,做成事,敢于吃苦、挑战,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只要把一点一点的小事做好,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积累,最终,一定会成为好老师。

采访快结束时,邵喜珍又要过我的采访本和笔,写下了下面几句话:

学校对我很重要,我对学校很重要。

在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职业更崇高的了。

我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但我总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邵喜珍写完笑着说:“第二句话的17个字,是1988年胡乔木同志给二中的题词,另外两句话是我的原创。把这三句话送给母校,送给师弟师妹们,以此共勉吧!



版权所有©2013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会    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