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  |  教育基金会
扎根边疆的吕宝良、格桑德吉、李裕芳、宁红兵、靳兵建等校友的先进事迹
时间:2018-08-26 14:13:20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0



终身学习 服务藏区 ——记1988届毕业生吕宝良

个人档案:

吕宝良,1988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时响应国家号召赴藏工作,先后在昌都地区从事语文教学,后来在教育体育局(委)、地委办公室、劳动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寺庙管委会和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工作。2016年3月退休,时任昌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


熟悉吕宝良的人,大多都会用“谦逊 ”、“爱学习”、“敬业”来形容他。尤其是“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是他在西藏工作30年一以贯之的习惯。

分管宗教工作,认真“学”

2011年,组织任命吕宝良到新成立的昌都地区强巴林寺管理委员会任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这对于从未接触过民族宗教方面知识的吕宝良来说等于“一切从零做起”。为尽快开展工作,他自费购买大量的民族宗教书籍,如《走进曼荼罗》《藏传佛教常识》《藏族简史》《解放西藏史》《西藏通史》《漫话古代汉藏文化联系》等,同时,他还虚心向同事、僧人请教学习藏语口语,与强巴林寺的僧人交朋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努力打开工作局面。

他还亲自起草拟定了包括《昌都地区强巴林寺管理委员会工作办法》《昌都地区强巴林寺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文件,通过走访、调查撰写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同事常常劝他“你这样学习、工作太累,身体会吃不消的。”但是,他总是说“民族团结和睦,昌都发展进步,这一切都值得。”


提升本领,坚持“学”

在同事眼中,吕宝良是学习的典范。初到西藏,在工作过程中,他深感大学学习的知识远远不够,尤其是法律知识亟待加强。于是,1988年12月吕宝良自费参加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函授学习,两年后取得毕业证书,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后期依法行政奠定较好的基础。

2004年5月,在自治区党校学习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克服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年龄大(41岁)、缺氧、记忆力差等困难,顺利通过考试,被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录取。而在当时的西藏,学习(尤其是函授学习)的困难是不可想象的:一是高寒缺氧。脑力劳动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而西藏大多为高海拔地区,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学习效果极差,为能够学点知识需要付出比内地高数倍的努力。二是邮寄学习资料耗时长。因交通不便,路途遥远,一般情况下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三是路况较差,危险丛生。昌都距拉萨1200公里,夏天,雨多公路塌方滑坡;冬天,雪大公路雪崩结冰,这些都给每学期要往返昌都拉萨参加考试带来巨大困难。四是通讯条件落后,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五是学习参考资料极度缺乏,加之还要自理往返车(飞机)费、食宿费,等等。而且读研究生班对职务升迁、工资待遇没有一点儿直接影响。有人劝他“别自讨苦吃了”。可他总是笑着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要有点追求的”。在诸多困难面前,吕宝良没有退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三年努力,克服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以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服务藏民,实践“学”

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使吕宝良厚积薄发,1999年5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昌都地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职位;2002年8月通过地区公开选拔副县级干部考试,以全地区第一名的成绩任命为昌都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从此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为群众服务的路径更多更宽了。

在他工作过6个岗位,每个岗位都尽心尽责。认真教学,看到自己的学生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他兴奋不已;亲自到现场勘察施工路况,看到一条条公路竣工通车时他面露笑容;心系藏民,帮助扶贫点农户收割青稞,为他们排忧解难不辞辛苦;学习宗教有关知识,保持寺庙长期和谐稳定,他心中安然……

回忆起在西藏工作的30年,吕宝良平静地说:

“自1988年参加工作到退休,自己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考验,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才能赢得主动。在西藏工作中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将使我终身受益。”

“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情怀,一种信念!”

“感谢西藏,感谢昌都!”


门巴族的“护梦人——格桑德吉

【个人档案】

格桑德吉(1978—至今),女,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2001届毕业生。近年来,先后获得“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5月,格桑德吉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提到西藏墨脱,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那里位于边境线上,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人们常用“进藏难,进墨脱更难”来形容进出墨脱的艰辛。格桑德吉就生长在这个曾经偏远、贫穷、信息闭塞的地方——墨脱县帮辛乡根登村的一户农家。

格桑德吉一家5口人,爸爸、妈妈和两个弟弟。7岁那年,她上了一所民办小学,当时学校只开语文、藏文、数学三门课,因为教材不全、教师稀缺,十来个孩子把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学了一遍又一遍。

“那时的校舍很差,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拔草遮屋顶。草比我们的个子还高,回来的路上经常会绊脚,小手经常被草割伤。可是,要是不拔草,遮不好屋顶,漏雨就没法儿上课。”格桑德吉回忆说。

1984开始,国家为加大西藏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民族学校、开办西藏班,并加大对西藏的教育资金支持力度。

1989年,全县的孩子被召集到县里参加考试,格桑德吉考上派区的一所小学,后来又转到林芝市第二小学,享受全免费教育。有了稳定的学习环境,格桑德吉学习特别刻苦。1994年,她考上湖南岳阳市一中西藏班。1998年,又考到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

2001年,从民族学院毕业后,本有机会在拉萨工作的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让家乡的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格桑德吉说:“家乡有我的童年,我的记忆,我的信仰,我的梦想。”

这时的帮辛乡小学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新校址、新教室、新宿舍,4个班近100名学生,课程不仅有语文、数学、藏文,还有了音乐、体育、美术。但由于乡亲们的教育意识仍然不强,经常有孩子缺课、弃学。很长一段时间里,格桑德吉的主要工作就是到村里把学生劝回课堂。

2003年左右,一个快毕业的13岁女孩没来上课,那是全班学习最好的孩子之一。格桑德吉找到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却说:“孩子快要嫁人了,家里正给她筹备婚礼。”家里人说不通,孩子也没出来见老师,第一天劝学格桑德吉无功而返。

不肯放弃的格桑德吉第二天又去了。孩子家人终于吐露了苦衷:“你小时候上学,父母供你多么不容易。我们可做不到,没钱就没法让孩子上学。”格桑德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坚定地对孩子家人说:“学费国家、政府、大家都可以帮忙,我也可以帮忙。这个孩子学习好,一定能学出来。”最终,格桑德吉把小女孩带回了学校。如今,这个孩子不仅顺利大学毕业,还像格桑德吉一样投身了基层教育事业。

十多年来,为了孩子们不辍学,格桑德吉频繁往返于泥石流、山体滑坡频发的悬崖山谷间;为了孩子们安全到家,格桑德吉和男老师一样,送孩子趟河水、溜铁索、走悬崖;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其他地方缺老师时,格桑德吉背起干粮就赶过去。

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墨脱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桑德吉说,孩子们正在经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目前,墨脱县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5所,在校学生2096人,专任教师271人。乡政府、学校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持续性地宣传国家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惠民政策,小学入学率已达99%以上;“营养改善计划”也正在这里试点,每个学生每年都能享受800元的营养改善补助和3580元补助标准的“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

“教育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还将改变更多像我一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为能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格外幸运。”教书育人的路上,格桑德吉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2014年她考上了西藏大学函授本科,并将于今年顺利毕业。

村民们亲切地称格桑德吉为门巴族的“护梦人”。这几年,格桑德吉获得了“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她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可以“忠于初心”——教好每一个孩子,育好每一棵苗,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学到知识、丰富头脑,做个勇敢真实的人,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

2018年,格桑德吉又有了新的身份,她先后当选西藏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来北京前,她到村民家中调研。说到教育,很多老乡的观念也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因为一个个求学的孩子让他们看到,教育已经搭起墨脱人走向世界的路。

“人民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倍感荣幸,也深知肩上的责任。”格桑德吉说,她的担子很重也很光荣,那就是让祖国的花朵在墨脱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扎根新疆的河北师大毕业生李裕芳

李裕芳,女,中共党员,1933年5月生于北京市良乡县。1952年考取(天津)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前身)物理专业学习。1955年9月13日,她和八位同学响应党中央“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一同踏上了奔赴新疆的征程。

到达新疆后,李裕芳先后在原区级机关干部业余中学、第一高级职业学校任教。1981年9月调至十三中学任校长一直到1993年退休。当时十三中学有二十多个班,一干多名学生,一百多名职工,是个比较大的新学校。整个学校像没有规矩的“野孩子”,教育、管理等无章可循,家长、学生、教师、干部,没有一个人谈学校一点好。家长埋怨学校误人子弟,学生说老师不好,老师也很委屈。当时谁都欺负学校,电业局可以停学校的电,周围单位可以找学校的茬,甚至有人砸坏了她办公室的玻璃。面对这一切,李裕芳告诫自己,埋怨是没有用的,只有靠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改变学校的面貌。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所学校搞起来。

学校当务之急是建立规章制度,建立规章制度的过程就是全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过程。首先建立了教职工考核、老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职工管理制度和学生不迟到早退、上课注意听讲、按时交作业、遵守纪律、不抽烟和不喝酒等学生管理制度。一个学期之后,总结考勤,奖励了全勤到岗的教师,虽然奖品只是一条9元3毛钱的毛巾,但这象征性的奖励却把教师的工作态度区分开了。学校里有人议论,有人埋怨,但是大部分人都很高兴,不少人表示明年要争取全勤。

李裕芳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年站稳脚跟,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三年她就提前把学校建设得大见成效了。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高中入学率不足30%,1981年、1982年也仅为10%左右,1983年初中升高中达40%,那一年该校的一个学生中考成绩500多分,当时是片区内几所学校成绩最好的。1984年该校的一个老师所带的初三一个班升学率达64%,超过某重点中学模范班主任的升学率。学校给她最高奖金60元。1985年另外一个老师所带的初三班升学率为79%。

十三中的进步,大大鼓舞了师生斗志,大家看到希望和努力成果,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教育教学水平大有提高。1988年六个毕业班近三百名学生,取得了乌鲁木齐市第二、乌鲁木齐地区第六的好成绩,超过了重点中学的成绩,45%的毕业生升入了重点中学。1989年秋,市教委组织50多人的检查团验收,对十三中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以优异的成绩评为“文明中学”。十三中从此彻底取消了落后的帽子,进入了先进学校的行列。

在李裕芳的带领下,1991、1992年十三中又连续两年取得了市级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多项工作都在稳步上升。连续多年毕业率都在99%,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率都在40%以上。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都在议论:“没想到来了一个女校长竟然把学校搞好了!”

李裕芳回顾到新疆后的“三个十年”人生经历,她说,第一个十年全凭自己的年轻和热情,吃了一些苦,也做了一些事儿。第二个十年正赶上“文革”,我在学校成了“头号走资派”,1973年我才重登讲台,1978年组织才为我平反。1981年我到了十三中,这十多年也是我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岁月。

1993年,李裕芳退休后,受市教委邀请到教育局做了五年的督学,工作任务是到各学校考察,举办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等各种培训班。期间,写下了十万多字的讲义。离开市教育局后,她参加了自治区“老年科技协会”,经常外出进行调查活动。李裕芳的晚年生活十分充实幸福,她出版了新书《十三中的故事》,作为礼物,献给了十三中成立四十周年。

李裕芳把青春和热情都献给了新疆,当有人问她后悔过吗,她回答:“当然不会后悔,因为我在新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生活得很好,我早已经把新疆当成了第二故乡。还有我的那些同学,他们也和我一样从未后悔过。”2005年5月,她在“扎根新疆五十年同学聚会”时写下诗歌《我和八位学友》,抒发了建设新疆的真实感受:

我和八位学友,

在奋斗中实现了青春誓言: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在边疆生根、开花、结果。

这是我们来疆大学生的美好理想,

它已经开花结果……


雪域高原残障儿童的守护者

——记86届毕业生宁红兵


【个人档案】

宁红兵,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报名援藏,服务期为8年。后来,当初一同援藏的7位同学都已陆续返回内地,他却留了下来。1999年,拉萨市筹建西藏自治区历史上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宁红兵从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被调到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和德育工作。之后,从副校长到书记,再从书记到校长,在特殊教育战线坚守了18年。

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无论是教学一线还是走上领导岗位,宁红兵30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拉萨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个人”“拉萨市优秀教师”“拉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拉萨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拉萨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为了特殊孩子们——无怨无悔

从普通高中来到特殊教育学校,宁红兵最大的感受不是条件差,而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封闭和办学的艰难。许多人认为“把这些孩子们看好,不要出事情”就行。但是,西藏与内地不同,很多孩子平时不回去。特别是来自牧区的孩子,他们从小就在山里、地里跑习惯了,怎么关得住?晚上有的孩子偷偷地翻墙出去。查夜的老师发现人不在学校,宁红兵就带着老师们大街小巷的分头找常常是找的精疲力竭,那娃却从一个小巷子里晃悠悠地出来了。宁红兵那个气!一把扯过来,搂在怀里眼泪哗哗的。后来,宁红兵想了个办法,让老师们以班级为单位,每个月带他们出去一次,逛个商店,上个公园,看场电影,或者去过林卡(西藏的一种活动方式,是指人们到像园林搬美丽的地方一起歌舞娱乐)。孩子们的精力得到释放,再也没有人晚上翻墙外出了。

宁红兵对这些特殊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毕业后能有个工作自食其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力主在初中阶段开办职业教育,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剪裁、绘画、酒店服务几个专业。拉萨最大的香格里拉酒店,老板是位马来西亚人,宁红兵就和他谈选学校优秀的孩子去酒店做事。西藏的彩绘唐卡很有市场,他就鼓励喜欢绘画的孩子们掌握这门技艺。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下,迄今为止,拉萨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有65个孩子在拉萨找到了工作。

除了帮助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宁红兵还希望能让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继续读书。可是,当时西藏就拉萨这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没有聋人高中。于是,宁红兵就揣着公函和孩子的档案先后去了北京、江苏等地,最后终于联系到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愿意接受五个成绩好的孩子就读高中,并为五个孩子单独开了一个“西藏班”。专门为他们制定教学计划,配备老师和生活人员。这五个孩子知道学习机会的不易,在常州学习非常认真。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学业,并在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特殊教育学院领导的关心下,参加南京特教学院的单招考试,并全部被录取进入南京特教学院。毕业后,回到西藏全部实现就业。

为了特教教师——凝练“六心”

拉萨特教学校创办的时候,先从拉萨师范选派了七个学生去北京学了一年特教。后来,又从拉萨各地调入一批教师。为了带好教师队伍、做好特教工作,宁红兵反复思考“特教和普教有什么不同?特教教师的德育工作着力点在哪?”他根据自身的多年的教育体验,反复琢磨,在学校搞了个特教“六心”标准,即:对待特殊孩子要有爱心,对待他们的成长要有信心,解决特教中的困难要有恒心,教授孩子时时要有耐心,特教课堂设计要精心,对待特教事业要倾心。这“六心”的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一直沿用至今,业已形成特教学校的一种文化和精神。

老师们也有生活的烦恼,每当此时,宁红兵就会告诉他们一个方法,“进教室,和孩子们在一起呆一会,看看孩子们的学习,看他们‘说话’,一会心情就放下了,烦恼也就没了”。老师们都说,宁校长的这个方法好。

在特教学校当校长,宁红兵尽可能给予残疾孩子们更多的爱,他心里也时时刻刻惦记着特教学校的老师们。拉萨特殊教育学校从1999年开办一直到2005年,老师们的特教津贴都是15%。后来宁红兵外出学习,看到内地的省市涨到30%。于是,他在自治区政府主席向巴平措来学校视察时,提出向内地看齐提高教师特教津贴的请求。向巴平措主席问清情况,立刻落实了特教老师的待遇。为老师们解决了津贴问题,宁校长心里美美的。

面对家庭亲人——长期亏欠

宁红兵,是特殊学校的书记、校长,也为人夫,为人子,为人父。他整天与残疾孩子们在一起,面对家庭,宁红兵只有无奈的孝心和长期的亏欠。

从当校长、书记开始,宁红兵就没正常回过家,虽然学校离家就十分钟的距离。双休日也必须有一天在学校,百八十个孩子不回家,宁红兵在学校心里踏实。他每天晚上都要把每一个教室的晚自习看一遍,学生回宿舍后,带人检查过每一个宿舍的门是不是都关好了,才能放心地回宿舍休息。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2009年10月,宁红兵老母亲病情加重,家里打电话让他回去。那段时间,学校的校长刚刚调离,副校长也不在学校,作为书记的他不能离开。望着学校孩子们的张张小脸,他抽空往家里打了两万块钱,让二哥将老人家送到医院好好治疗。可是,第二天老人家就去世了。后来,二哥告诉他,老人在弥留之际,说看到自己远方的儿子回来了,让二哥去医院门口接一下他。身在学校的宁红兵,痛心万分。回到宿舍,一口气把一瓶白酒都喝干了。后来,买来三炷香,朝拉萨东北的河北方向,跪在地上,给老人家磕头送行……

从大学毕业去了西藏,一不小心踏入特教领域,宁红兵一干就是十八年,迎来又送走一批又一批的残疾孩子。宁红兵说他这一生,最庆幸的就是选择了特殊教育,最快乐的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最幸福的就是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三十年“西藏江南 ”育桃李——记88届毕业生靳兵建

林芝有西藏江南之称。山清水秀,最美莫过于林芝桃花节。每年3月—4月中旬,山脚、山腰的高原桃花次第盛开,远远望去,云蒸霞蔚,美不胜收,与山顶的雪峰呼应,犹如一片彩云停留在山腰。靳兵建就是一位从河北到林芝培育桃李的师范生,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年。


个人档案:

靳兵建,男,汉族,196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8年7月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西藏林芝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语文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2000年4月被破格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林芝地区第一中学副校长、西藏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校长。2015年1月起任林芝市第一中学校长。任职期间,一直承担高中语文教学任务。2001年8月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骨干教师;2004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6年5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自治区特级教师;2007年9月被自治区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名师;2012年10月被自治区教育厅聘为自治区高级中学评估专家;2015年1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评为正高级教师。


倾心教学   精心育人

在三十年的教学过程中,靳兵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唯物论、无神论武装学生头脑。教育引导学生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努力学习,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常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中,他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勇于改革,大胆摒弃旧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努力建设开放型、创造性的高中语文教学新体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思想凝聚力、逻辑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针对本地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他提倡学生自问、自悟、自律、自立、自强,鼓励学生敢于提问、讨论、辩论,使学生乐学、勤学、善学,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活力和实效性。

他先后11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和高三语文教学工作。2000年所教藏文班升学率达100%,汉语平均成绩在各科目中最高,受到师生交口称赞。他所教过的数以千计的学生考入大学,为西藏特别是为林芝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汲引忘疲  以法治校

在实际工作中,靳兵建积极指导培养年轻教师,每学期都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每学年上一次观摩课,帮扶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他培养的多位年轻教师已成为教学骨干。如王崇明老师已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名师,月智慧老师已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他还应市委党校、西藏农牧学院和林芝市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邀请,多次进行专题讲座。2015年、2016年两次参加由教育厅组织的特级教师名教师巡回讲学活动,深入那曲、日喀则等地进行送教下乡,在教学改革中真正发挥了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自2005年3月起,他担任林芝地区第一中学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由于在教学和管理中的突出成绩,2011年8月,他被任命为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校长。他团结教职员工,确定了“质量兴校、文化立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想和“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在他主持下,学校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教研活动,并开展各类教育课题研究,学校升学率连年攀升。林芝二高在2013年自治区组织的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中取得了新建学校第一、普高第二的优异成绩,受到自治区表彰。靳兵建校长被评估组誉为“专家治校”的典范。自治区领导陈全国、丁业现、赵合、孟德利先后莅临林芝二高考察、调研,对林芝二高的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15年1月,靳兵建服从组织安排任林芝市第一中学校长。他唯恐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广大教职工的期望,夙夜在公,殚精竭虑。结合学校实际,本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原则,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抓手,四个保障”的工作思路,淬炼出了“绿色、生态、书香、文化”的育人格局。现在,林芝一中校风正,学风浓,教风严。学生素质明显增强,师资队伍更加雄厚,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显著提高。2015年,本校培养的两名农牧民子女考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16年,高考总上线率、本科率、重本率均创学校历史新高,总上线率达97.2%,本科率达80.2%。2017年高考上线率高达99.8%,进一步提高了林芝市第一中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扎根西藏  钟情教育

靳兵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西藏教学一线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期间也曾有几次改行工作的机会,但魂牵梦绕的讲台,朝夕相处的学生,至高无尚的事业,他难以忍心离开学校。他克服两地分居、爱人没有工作等诸多家庭困难,以不断追求和开拓创新作为永恒的人生信条。多年来,扎根高原,矢志边疆民族高中教育,认真探索符合西藏实际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30年来为西藏培养了一批批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靳兵建同志于2001年8月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骨干教师;2004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6年5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自治区特级教师;2007年9月被自治区教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名教师;2012年10月被自治区教育厅聘为自治区高级中学评估专家;2015年1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矢志不渝献教育,雪域高原育英才”。这就是靳兵建自参加工作以来扎根边疆、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


版权所有©2013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会    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