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  |  教育基金会
革命烈士王雪、李晓红、肖明华、张志新等校友的事迹
时间:2018-08-26 14:01:10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0


血染的风采

——追记河北师大校友、高密市公安局南关派出所保安队员王雪烈士


王雪(1985.11—2009.6),女,汉族,共青团员。2007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生前为高密市金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驻南关派出所保安中队队员。2009年6月1日晚,与歹徒搏斗时,壮烈牺牲。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王雪为革命烈士。

校友王雪烈士

她是一个无畏的人

“既然选择了保安这一职业,就要当好人民的卫士!”2009年6月1日,王雪用英勇献身的方式践行了她对人生的庄严承诺,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

当日晚7时许,王雪正和男朋友在南湖植物园散步,释放着忙碌一天的疲惫。当两人行至附近的停车场时,眼尖的王雪发现一名鬼鬼祟祟的男青年在几辆汽车间走走停停,转来转去,还不时蹲下来往车内探视,形迹十分可疑。凭着职业的敏感,王雪和男友潜在秘处,用手机当即录下了该男子伺机盗窃汽车的犯罪事实。随后,凭着“冲上去抓住罪犯”的唯一信念,王雪一个箭步冲上前,大喊一声:“我是警察!”。不幸地是,与歹徒的搏斗中,王雪躲闪不及被刺中心脏,献出年仅24岁的宝贵生命。

她就这样走了,走在了为民保平安擒凶浴血的道路上。她用自己的壮举,践行了一名普通保安队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铮铮誓言,用鲜血和生命在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丰碑。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王雪为革命烈士,潍坊市综治委追授她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她是一个有志的人

“她是一个好兵,一个有志气的好兵!”高密市南关派出所所长吕尧勇,忆及王雪来派出所报到时的情形。

2007年7月5日,刚刚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的王雪背着一个大包来派出所报道。当吕尧勇告诉她保安工作很辛苦,待遇又很低时,王雪坚定的回答:“做警察从小就是我的梦想,虽然我现在不能穿上那身警服,但保安和警察一样都是人民的卫士,总有一天,我会当上正式警察的。”

在全市保安队员大练兵期间,王雪对自己要求的严格程度丝毫不亚于男保安,就是凭着这股吃苦耐劳、不服输的精神,在训练结业考核中,王雪的各项成绩走在了许多男保安的前边。

据王雪的大学同学师玥介绍,掌握扎实司法警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王雪,梦寐以求的就是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早日穿上那身庄严的警服。为此,她走上了一条艰苦的学习之路。

当别人还在梦乡的时候,她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看书、记笔记;在一天紧张的课程后,她还经常坚持学习到深夜,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夏,她都没有停下过。直到参加工作后,只要晚上不加班,她仍然刻苦学习。训练期间体力消耗大,腰酸腿软,常常是没看上几页书,眼睛就睁不开了。后来,王雪发现喝烫水治瞌睡。于是每次看书前,她都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

离2009年6月17日的事业单位警察考试越来越近了,可在考前16天,她却永远的离开了......

她是一个尽责的人

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责任”两个字就牢牢的记在了王雪心上。

在南关派出所2008年2月开展的万户大走访活动中,王雪以女性特有的细心感动了辖区内的居民。“大爷,外出时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等物品。”“大娘,这段时间有搞传销的经常在这里聚集活动,您发现什么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一句句真诚的提示,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使居民感受到关心和暖意。

2008年11月,治安大队查获一起缅甸妇女偷渡案件,王雪主动请缨,踏上遣返征途。三天三夜的火车,20多小时的汽车,王雪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回到高密的王雪,一下子病倒了,但她边吃药边带病坚持工作,领导多次要她回家调整,她怕耽误工作一天假都没请过。

在妈妈眼里,王雪是一个懂事的好女儿。在王雪1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患脑瘤去世。作为长女,王雪勇敢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放学回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从没喊过累。上班后的王雪每次回家,都要打扫所有的房间,给妈妈端洗脚水,帮妈妈按摩肩背,铺好被褥。“她每天都会给妈妈发条问候短信,时不时问问家里的情况。”王雪的同班同学兰红梅回忆说。至今,这些暖人心的短信王雪妈妈还一直保留着,每当想起女儿,她就拿出来看看......

“王雪做的很对!”面对王雪的领导,王雪妈妈表现出的坚强让人们肃然起敬,“大女儿已经走了,我也没什么要求,只希望我的小女儿替她姐姐走完后面的路......”

在王雪的QQ上有这么一段文字,“本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团结同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王雪,一个普通的女保安队员,用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用青春的热血染就了人生的风采。


中共河北师大党委宣传部、学工部 共青团河北师大委员会关于向我校毕业生王雪学习的决定(2009年6月19日)  

 我校法政学院2007届法律专科毕业生王雪,女,山东省高密市公安局南关派出所保安队员,今年6月1日晚在与伺机盗窃汽车的犯罪嫌疑人搏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4岁。  为了宣传王雪的英雄事迹,弘扬她崇高的品德和精神,现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向英雄王雪学习的活动。  一、王雪在人民财产受到侵犯的时候,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舍生忘死,用忠诚无畏书写着职业的神圣,用执著奉献诠释着生命的不朽,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当代青年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舍生忘死的壮丽诗篇。我校师生要以王雪为榜样,面对困难和危险,不退缩、不怯懦,攻坚克难,勇于胜利。  二、王雪始终牢记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干一行、爱一行,尽心尽责、诚诚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保安这个工作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我校师生要以王雪为榜样,勤奋学习,勤勉敬业,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工作本领,始终保持过硬的作风,在学习、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要把学习王雪的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营造宣传英雄事迹、崇尚英雄行为的氛围,引导广大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进一步促进我校学风、校风和校园文明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而奋斗。  



校友李晓红烈士

李晓红,女,1974年7月生,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中毕业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7级毕业后分配到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工作,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入伍后,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被病毒感染后,还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试验,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光荣殉职,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治非典斗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医务人员。中组部授予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事部、卫生部和总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奖章”。

2003年3月24日,医院批准李晓红开始休假,可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却让李晓红毅然放弃休假。3月25日,李晓红所在医院内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烧病人,在26日的会诊中,晓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27日中午,这名患者被确诊患有非典。李晓红为医院尽快确诊非典病例、尽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积传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了解非典危害、也有理由安静地走开的李晓红坚定地走上阵地,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3月29日,内二科里有人开始发烧,在家休息的李晓红照常到医院为战友看病。战友们都劝阻她,大夫也希望她就此留在家中休假。李晓红说:“我和非典患者已经有了接触史,而且对非典也有了一些认识,我留下来最合适。再说,科里病倒的人越来越多,我怎么能走呢?我是这里的医生啊!面对疫情,我怎么能当逃兵呢?”李晓红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有理有据的治疗方案。就这样,本来可以躲过灾难的她,冲上了与疫魔短兵相接的前沿。

3月30日,晓红开始发烧。高烧一夜的李晓红用了整整一瓶酒精来退烧。31日清晨6点,她把最后一点冰凉的酒精抹在额头上,让同在一个单位的爱人相信她已经退烧。

酒精瞒不了病情,李晓红很快高烧到39度。这天下午,李晓红第一次以患者的身份住进了自己战斗的地方。4月1日中午,上级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4个转往解放军309医院的指标。这是全军最权威的治疗传染疾病医院,转到那里治疗,就意味着生的希望。院领导在确定转院人员时最先考虑了李晓红,然而当爱人把消息告诉李晓红时,她却坚定地说:“我年轻,抵抗力强,应该先转年纪大、病情重的同志!”4月4日下午,医院领导宣布第二批5个转院名额的第一个名字又是李晓红,而她的执意推让,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4月5日,已随集体转移到京郊某隔离点的李晓红,再次推让了弥足珍贵的1个转院指标。她说:“郭主任将近60岁了,病情比我重,他不走,我坚决不走!”4月6日中午,专家组会诊认为,李晓红病情危急,必须立即转院治疗。下午,第四批3个转院指标一到,医院领导研究决定,这次不再和李晓红本人商量,要强行把她转院。当她看到郭主任被担架抬上车时,这才允许战友们把她抬上担架……

在非典疫魔横行肆虐的日子里,一些人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然而李晓红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她用从容镇定、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驱散了战友心中的阴霾,她用微笑编织成一道战地彩虹。



为真理而献身的张志新烈士

张志新,女,中共党员,1930年12月5日出生在天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0年,张志新被保送到河北师范学院(校址天津,由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改名,原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教育系学习。朝鲜战争爆发后,为响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张志新多次找到党团组织,坚决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保家卫国。后来,组织上批准了她的请求,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送到军事院校学习,当时部队急需俄语翻译,后又转到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深造。1952年张志新提前毕业,留校工作。那时,曾真任人大哲学系团委书记,他们相识后而恋爱,1955年国庆,结为连理。同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们夫妻同时被调往沈阳工作。1962年,张志新被调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当干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许多事情让张志新百思不得其解,她开始批判批判“四人帮”和林彪反革命集团。1969年9月24日,她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戴上镣铐,投入狱中。被捕后,面对多次审讯,每一次都义正词严地驳斥审判员的有罪指控,审判员让她写认罪书,她却写出了《谁之罪》这首悲壮的诗篇:

在漫长的岁月里,

在尖锐的斗争中,

为真理而斗争,誓死捍卫党,

今天来问罪,

谁应是领罪的人?

今天来问罪,

我是无罪的人!

张志新的英勇不屈,彻底激怒了“四人帮”。1975年4月4日,英雄被刽子手割断了喉管,枪杀于沈阳郊外一片荒丘上,鲜血侵染了赤红的砂砾土地......1979年3月1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文宣布,为张志新同志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称誉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3月9日,辽宁省委常委认真听取了有关调查组的汇报。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说:“张志新案件是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惨的。张志新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党员,她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要号召党员、革命者向她学习。”3月3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公开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4月4日,是烈士殉难4周年的日子,省委宣传部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6月30日,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做出了《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张志新烈士学习的决定》,决定指出,“张志新烈士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是党的骄傲,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学校党委号召,“在全校进一步掀起向张志新烈士学习的新热潮。”学校团委、学生会联合编印了《闪光的生命》一书,发表了张志新老同学的回忆文章,河北师大师生的散文、诗歌等作品,以缅怀烈士、缅怀校友,寄托我们的哀思。




牺牲在台湾的革命烈士萧明华

萧明华,女,原籍广东潮阳,出生于浙江嘉兴,我校著名校友,是一位为我党的情报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在32年之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和革命烈士的坚强女性。

萧明华从小就立志从事教育事业。小学毕业后,考入开封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随父母辗转到达重庆,考入白沙女子师范学院。这所学校汇集了诸如台静农、魏建功、许寿裳、李霁野等知名学者。抗战胜利后,萧明华渴望到北平师范学院读书,台静农先生帮她实现了愿望。在重庆时,萧明华结识了二哥的同事朱芳春。此时,朱芳春已经“复员”回到北平,在北师大任心理学教授,同时兼任河北师大的前身河北高中的校长。那时,朱芳春受到革命思想启发,已参加了我党的地下活动。由朱芳春介绍,萧明华一边在北平师范学院读书,一边到河北高中(我校前身之一)任图书馆管理员,也开始广泛接触革命书籍。

1947年9月,根据萧明华的表现,冀中军区有关组织决定吸收她从事党的军事情报工作。1948年6月,被中共冀中敌工部派往台湾进行情报工作,公开身份是台湾师范学院的教师。她团结了一批革命青年,组建了“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在台湾大学里组织了一些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搜集了大量的军事政治情报。1950年2月6日,萧明华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宿舍被国民党台湾省保安司令部逮捕,关押在人称“阎罗殿”的台北青岛东路军法处看守所。被捕时,她从容镇定地在敌人眼皮底下,取下了搭在后窗外竹竿上的旗袍,发出了危险报警信号。在狱中萧明华受尽各种酷刑,始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11月8日,萧明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临刑时,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倒在血泊中。1982年9月,萧明华的遗骨被迎回大陆,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共中央调查部为萧明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被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2013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会    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