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  |  教育基金会
毕业生马路军、王龙、尤立增、董秀芳、王晓民、苑东志、王珊等校友的先进事迹
时间:2018-08-26 14:25:11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0


用爱感动一座城

——记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2013届毕业生马路军

一个开朗、质朴的女孩,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放弃了国际大都市的白领工作,留在了养育她长大的孤儿院。她用热情、关爱、才学、魅力给孩子们遮风挡雨,成为孩子们最知心的姐姐和人生启蒙老师,延续着温暖和感恩。她的行为感动了石家庄这座城市,被评为2014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一。她,就是河北省赵县希望儿童之家的一名普通老师,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部2013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马路军。

乐观坚强的生命舞者

走进赵县孤儿院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三幢二层小楼,小楼围成一个不大的院子,小院很干净,门口有几株开满花的樱花树。樱花树下,七八个孩子围坐在一个年轻女孩旁边聚精会神地听女孩讲着什么,银铃般的笑声不时传来,回荡在这个午后的小院里。女孩身着蓝色牛仔裤,白色外套,扎着马尾,齐齐的刘海下面一双真诚的眼睛让人倍感亲切。这个女孩就是马路军,她已经在赵县希望儿童之家生活15年,工作两年了。

眼前这个乐观开朗的女孩背后却有着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8岁,正是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庇护下迈入小学校门的年纪,但命运对马路军的安排却是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患精神疾病从此走失,只留下了她和5岁的妹妹。她们的天崩塌了,孤独、饥饿、歧视、眼泪成为她们生活的全部。据马路军回忆,当时她们每日都会为了省钱而去考虑吃什么,经常一日三餐只吃疙瘩汤,有时会加一些别人吃方便面剩下的调料。那个时候,觉得疙瘩汤加方便面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饭。贫苦的日子里,5岁的妹妹成为她唯一坚强的信念。2011年,马路军牵起妹妹的手走进了赵县希望儿童之家。

至今令马路军感恩的是为她拨开乌云,让希望的光辉照进生命的各位老师。在他们的爱护下,马路军渐渐唤起心底埋藏已久的温暖。“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刚进孤儿院时,我和妹妹头上都长满了虱子,院长爸爸妈妈并没有因此嫌弃我们,而是想方设法为我们治疗,最终通过中药洗发的方法才治好。”此时,马路军的眼睛闪过了一丝泪花,接着她又笑着说:“在这个和我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家’里,我得到了很多的爱,我没有理由不快乐,不感恩。”孤儿院让姐妹俩不再感到孤独无助,这个大家庭给予她们的爱温暖着两个幼小的心灵。

在孤儿院里马路军度过了自己的小学、中学,上学期间也曾遭受同学的嘲笑,但是小路军用异于常人的勇气和耐力让那些嘲笑不战而败。18岁那年,她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成为赵县希望儿童之家走出来的第一位大学生。大学期间,马路军留给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我当时非常震惊,在大一评选贫困生时,马路军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而回避自己的身世,她是带着微笑平静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大学辅导员赵建英老师说。马路军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曾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院专业奖学金。除此之外,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钱给孤儿院的弟弟妹妹们买礼物。四年的大学生活她没有去逛街、K歌、聚餐,她的大学生活除了上课就是兼职、照顾孤儿院的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是她觉得非常充实、快乐!

这个选择只关乎爱

人生是一场负重的奔走,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马路军选择了爱、选择了感恩。她是如此地爱着孤儿院的每一个孩子,这是一个关乎爱的选择,走在这条路上,她是满足的,充实的,快乐的,平和的。

大四那年,马路军在上海一家合资企业实习,由于表现好,该企业承诺实习期结束就与她签约,她兴奋不已,幸福竟然如此触手可及,想到从此自己可以自食其力,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生活,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可是,当欣喜渐渐归于平静,当她看到生活里种种来自那个曾养育自己13年的地方留下来的印记,她踟蹰了。在毕业前的一个月,马路军回到了孤儿院帮忙,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她意识到孤儿院急缺老师的现状,期间也曾有志愿者来做义工,但最多坚持3个月就离开了。那段时间马路军前所未有地感到孤儿院是如此地需要她,孩子们是如此地需要她,她的脑海里有了一个念头:留下来一直照顾弟弟妹妹们。

当问及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时,马路军顿了顿,眼睛望向院子里的石子路,淡淡地说:“它只是我生命路上的一步棋,我只是选择走往不同的方向而已,并没有觉得惋惜,走过了,也不需要后悔。虽然也有过彷徨,我是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做出了这个选择。当时的我真的很害怕,害怕选择留下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去,再也没有去城市工作的可能,还害怕同学朋友的嘲笑,害怕将来和他们比工作,比收入的时候,我抬不起头,害怕……但是,我和孤儿院的孩子们相处了十几年,他们给我的拥抱以及对我的依赖让我很舍不得离开他们。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爱上了这个养育我长大的家,我们也互相需要着,都离不开对方。”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话语里流露出的真诚坦然。

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马路军是个懂得感恩的姑娘。她说:“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个家的帮助和照顾,我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我能顺利进入大学吗?我能够回报的也只有给予孤儿院的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照料。”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一直是马路军的人生信条,孤儿院有近百名孤儿,她竭尽全力关注每一名孩子,每天叫孩子们起床,安排洗漱、早餐,送孩子们上学,辅导功课,有孩子生病的时候带他们看医生。有的孩子心理敏感,她会格外关注;有的孩子轻微残疾,她会悉心加以照料。她对孩子们用心颇深,甚至能清楚地记得每个孩子的每件衣服。她说:“他们就像是我的弟弟妹妹一样,让我愿意去为他们付出,愿意去爱他们。”

爱是相互的,在孩子们的心里,马路军也是他们最亲爱的姐姐,给予他们母亲般无私的关爱。孤儿院里有一个名叫恩惠的小女孩,10年前,还在襁褓中的小恩惠在孤儿院门口被发现。对于这个最小的妹妹,马路军更是疼爱有加,从喂奶洗尿布一点点看着她长大。有一次,爱心人士给了小恩惠一个桔子,恩惠不舍得吃,跑过去把桔子递给马路军:“姐姐,吃桔子。”“恩惠,你留着自己吃吧,姐姐谢谢你。”马路军笑着摸了摸恩惠的头。到了晚上查房的时候,马路军走进恩惠的房间发现她在床上默默地坐着,手里还一直攥着那个桔子。“姐姐,我知道你这会儿一定会过来的,我怕自己睡着就一直坐着,你终于来了,给,吃桔子。”说着小手已经熟练地剥好了一瓣桔子塞到了马路军嘴边,直到马路军吃了之后她才甜甜地睡去。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爱在互相感染,爱在延续。马路军知道,自己能够健康成长,顺利地完成学业,离不开这个家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社会和太多热心善良人的资助。所以她选择继承院长爸爸妈妈的事业,将爱延续下去,也正是这种爱的传递成就了马路军的感恩人生。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命运曾经给了马路军伤及生命的痛,但这些痛让她更懂得了如何去爱——用真情回馈社会。

马路军和儿童之家小朋友在一起。



儒警

——记河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民警王龙


  王龙,2003年至2007年在河北师范大学学习,2007年7月毕业后到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任教。2008年12月,考入河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工作。工作期间,荣立公安部一等功,荣获第20届河北五四青年奖章。

2008年,王龙穿上警服,从人民教师华丽转身为一名缉毒民警。入警后,王龙通过不断学习与努力,逐渐成长为公安战线的缉毒专家。9年来,王龙直接参与侦破各类贩毒案件30余起,亲手抓获涉毒疑犯近40人,缴获各类毒品1.5吨。特别是近三年,他率队北至黑吉辽,南赴粤闽川,连续破获15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由他牵头侦办的某部级毒品目标案件,单案缴获冰毒87千克,为河北省历史单案缴毒第一,由他牵头研判的某公安部毒品目标专案获得公安部有关领导点名表扬。

在王龙看来,一名合格的缉毒民警,除了具备慷慨赴死的勇气与胆识,更应有决胜千里的智谋。

抓捕时眉骨迸裂仍将毒贩生擒

初见王龙,他1米81的个头,虽然瘦削但不单薄,经过几年的历练,身上已经没有了大学生的书生气,多了几分精干与从容。“我经手的案件,首要犯罪嫌疑人一旦落网就是死刑,所以,他们怎么精心组织都不为过,而我们必须人赃俱获。”王龙一句话道出了抓捕毒贩面临的危险。对于从警后的第一次抓捕,他始终印象深刻。

那是他从警后的第二年,禁毒总队获得线索,有一个贩毒团伙马上要进行毒品交易。犯罪嫌疑人被锁定在一家宾馆的一个房间,房间里有几个人、什么情况还没摸清,就在他和当地3名民警进行布控的节骨眼,房间门突然打开,出来一名男子。这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抓?房间里的情况并不了解,局面能不能把控不能确定。不抓?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嫌疑人跑掉呀!不容思索,他和战友交换了一下眼神,果断地扑了上去。房间还有3个人,他们形成了一对一抓捕的局面。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最终将嫌疑人全部抓获,缴获冰毒4千克。“不能认怂,得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回想起抓捕的情景,王龙说当时脑子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

每一次抓捕不亚于与死神较量


初战告捷,往后再参与抓捕,王龙就驾轻就熟了。

2014年10月,环京检查站查获一辆可疑轿车,截获冰毒2千克。应办案单位要求,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派王龙带队赴广东抓捕上线犯罪嫌疑人。狡猾的毒枭在自己马仔失联后更换了联系方式。王龙和战友对毒枭可能居住的宾馆逐一摸排,3天后锁定了嫌疑人行踪。在确定房间后,王龙让两个战友在楼道蹲守,自己选择了离房门最近的哨位。静候了一个小时左右,嫌疑人从房间出来,王龙第一个冲上去将其扑倒在地。穷凶极恶的毒枭试图摆脱抓捕,奋力向床头扑去。可能有枪!王龙赶紧提醒队友:“快来,有枪!”被抓捕的毒枭身体强壮,很难控制。搏斗中,王龙的额头被对方顶在床头柜的角上,眉骨迸裂,鲜血瞬间模糊了右眼。在队友配合下,王龙给嫌疑人戴上手铐。战友从房间枕头底下搜出一把仿64手枪,子弹已上膛,处于击发状态。战友说,这次抓捕运气不错,对方没有艾滋病,也没有流血,不然,仅眉骨这点小伤就可能让一个缉毒民警一辈子追悔莫及。正是关键嫌疑人的落网,该案得以成功告破。

到现在,王龙经历了多少次抓捕已经记不清了,他参与的抓捕组共计缴获枪支3把,缴获管制刀具无数。他说,抓捕时除了刀、枪,最危险的是针头,贩毒的人好多都吸毒、有传染病,见到警察会随手拔下针头一顿乱扎。

网上推演决胜千里

河北省一个基层警队曾经侦破一起贩毒案,抓获一名犯罪犯罪嫌疑人王某,此人交代,只知道上线叫“老李”,家住南方某省市,他曾经跟“老李”去过一次家中,并提供了小区大概的位置,可办案民警跑到外省工作数日,一无所获。情况反馈给王龙,他对照材料,建立模型,在办公室里鼓捣了一个来小时,很快锁定了该名嫌疑人真实身份,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有了准确的信息,“老李”很快落网。这个案子,王龙靠的就是信息化手段的准确应用。

“在缉毒侦查工作尤其是信息研判方面,王龙绝对是专家,不只是在河北,就是在公安部专家库中,他都有一席之地。他从一个非警察院校毕业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河北的领军人物,相当不容易,他爱学习、爱钻研、肯付出,大家有目共睹。”提起王龙,缉毒侦查支队支队长堵升臣不住地夸赞。
  《决战大数据》、《思维导图》……在王龙的办公桌上,有很多书籍,他说他和全国的同行有一个微信群,谁看到一本书或一个软件,觉得有价值就会及时推荐,这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在淘宝上下单。王龙的妻子和孩子不在石家庄,他每天下了班就泡在办公室里,没有案子就看书或琢磨电脑软件的应用。因为侦办案件,王龙经常全国各地跑,书不离手是他的习惯。

不断地学习和多年的禁毒工作历练了王龙缜密的思维,负责总队研判室工作后,他将办案经验和信息化手段有效结合,打破了禁毒警种一家单打独斗思维模式。

2014年至2016年,总队研判室通过建立数据筛选模型,对全重点涉毒人员逐一比对,生成涉及河北涉毒线索14000余条,王龙和战友放弃周六日休息,查否、整合生成500余条重大线索,移交相关地市立案,破获省级毒品目标案件20余起,部级毒品目标案件11起。

王龙在跟踪侦察

“我知道你吸毒,就要把卖毒品给你的零售商找出来,查到零售商就要把批发商找出来,知道批发商就得把跨省的工厂找出来,进一步挖出制毒团伙,查到毒品原材料的来源,实现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绝不放过你。”王龙介绍。

追求一击中的的猎手本色

毒品案件有着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与其他刑事案件有着本质区别,禁毒民警经常要进行跨市、跨省甚至跨国的联合协作。“王龙办案子一向冲在最前边,研判、蹲坑、抓捕,既有胆识又有谋略。”比王龙早几年到禁毒总队工作的同事刘杨对王龙的成长很了解。也正是这种强烈的担当精神,让王龙迅速地成熟起来。

对公安工作的那份情怀始终在王龙心中激荡

2015年,布控已久的某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传来消息,本地毒枭刘某经过多省市接力运输,将毒品从南方加工厂运抵河北省进行交易,数量巨大。王龙经过研判,准确锁定该团伙全部涉案人员,并预判出该案嫌疑人可能途径的轨迹和隐匿手段。交易当日,该团伙几次逃避警方追踪,多次误导警方交易形式,另辟蹊径选择交易地点。但掌握该团伙规律特点的专案组布置警力守株待兔,张网以待。该团伙在精心选择的交易地点处被我民警一举抓获,当场缴获冰毒6.9千克。一路途径2000余公里跟踪的民警感慨地说:“多亏有总队领导的研判支援,我们才能在数次跟丢的情况下,紧盯目标,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作者单位:河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教育的守望者

——记90届毕业生尤立增

【个人档案】

尤立增,199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现为河北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中语首届学术领军人物”“全国文学教育名师”等荣誉称号。2013年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库,2016年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物、“全国教学名师”,是河北省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教师。曾与2001年和2016年两次当选为河北省党代表,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执教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次。先后有200余篇论文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教育期刊发表;出版《尤立增讲语文》《高中经典篇目同课异构与点评》《高中作文教与学》等学术专著。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或作学术报告二百余场。曾多次在全国语文教学课堂大赛中担任评委。

爱教育爱得深沉

从教二十几年来,尤立增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身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多年来,他一直担任三个班的语文课,超工作量教学,从不叫苦喊累。早上六点多,他早早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们的到来;晚上十点多以后,他才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家。为解决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师生促膝谈心;为了提高一个学生的成绩,他一次又一次地家访。面对改行从政的机会,面对京津名校的邀请,面对南方私立学校年薪十几万的高薪聘请,他选择了拒绝,因为,他心系着张家口的教育事业。

前几年,岳母、母亲相继患病。晚上他在医院陪床,俯在母亲的病床前批改作业、评阅学生的作文,白天匆匆赶回学校,坚持给自己的学生上课。一段时间下来,他累得又黑又瘦,连同病房的大妈都说:“哪个孩子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是他一辈子的福分。”就这样,他没有耽误过一节课,没有耽误过一节早读和晚自习。

爱学生爱得执着

作为一名班主任,他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坚持高层次、高品位育人。每带一个班,他都从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全面素质、政治理想几个方面确立三年的班级工作目标,立足于学生终生发展开展工作。从学生的“一日常规行为规范”入手,狠抓班风和学风建设,他带的班,班风正,学风好,“流动红旗”常驻班内。他所带的班获得省市两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多年来,他所带班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

高考前,一名学生情绪低落,成绩直线下降,尤老师从侧面了解到,这名学生的父母双双下岗,百无聊赖,天天在家中打麻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几次同家长联系未果,在做家访时,尤老师愤怒地掀翻了麻将桌。他激动地说:“你们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孩子,可我应为我的学生负责!”当这位同学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家长含着眼泪说:“老师,您救了孩子,也救了我们家。”

他曾带着学生深入贫困山区的小学,让他们走进真实的生命。一名学生在练笔中写道:“当看到山村的孩子用三个指头捏着铅笔头写字时,我却把刚用了一半的笔记本随手扔掉;当他们直到天黑了才拉亮一盏十五瓦的电灯时,我却让金子般的时光静静地流走。幸亏,我明白的还不算晚。”尤老师很欣慰:空洞的说教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任何印象,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想,让他们走进真实的生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爱教学爱得痴迷

语文教学是一片海,他把自己当作在海中遨游的一叶扁舟。

他承担了河北省重点科研课题“‘转化教学论’实践的深化与拓展”教改实验,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走出了张家口一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对阅读教学的改革,坚持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从发现、摘取,到研讨、消化,再到应用、创造。第一阶段求真,第二阶段由浅入深,第三阶段外化升华。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强化练笔实践,规定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练笔本,每周2—3篇;内容以生活杂感为主,实话实说;形式可长可短,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一段精炼的感悟,还可以是几句生活格言,还可以创作诗歌、小说。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断的积累、深化生活体验和感悟,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化,并以这种体验和感悟为凭借,去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各种矛盾,使自己的文章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充满个性,使作文与做人同步发展。为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他还将对联教学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了读写能力的提高。

经过长期砺练,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教学风格,市内、省内许多学校的老师慕名前来求教听课,并多次在全国进行公开课教学或作学术报告,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语文教师,并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执教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次,先后有200余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主编教学用书30余种,学术专著《尤立增讲语文》由语文出版社出版。

平凡是最真实的存在。站在三尺讲台,有人会成为一种永久的伟岸。跋涉文字间,没有灯红酒绿的喧闹,却拥有风清月白的宁静和旷远。用道德与智慧的甘泉,浇灌出一片如茵的芳草地,那便是他用青春书写的壮丽诗行。



从农家女孩到青年长江学者

           ——记1994届毕业生董秀芳


【个人档案】

董秀芳,1994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教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研究会理事,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俄罗斯)杂志编委。主要从事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2015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从沧州二师到河北师大

1972年,董秀芳出生在河北黄骅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她从小乖巧懂事。由于家庭贫困,所以初中毕业后秀芳直接选择报考河北沧州第二师范学校(2000年并入沧州师范专科学校)。许多老师都为这个中考最高分的学生感到惋惜。1987年进入沧州二师后,她学习依然十分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当时,为了鼓励优秀的中师生继续深造,有保送河北师范大学读本科的机会,但是每年的指标少而又少。最终,董秀芳以其在中师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1990年该校唯一的保送名额,实现了她到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梦想。

走进师大的校门,秀芳一直担心自己没上过高中、底子薄,所以她惜时如金,各科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由于在中师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课程,所以入学后她被分在英语慢班。为了把英语补上去,每天清晨室友还在睡梦之中,秀芳已经在校园里背单词、练口语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董秀芳用成绩说话,很快就跳级到了英语快班。那时,学校对英语四、六级并不做要求,但是,秀芳为了督促、检验自己的学习状况,报名参加考试。后来,她成为当时中文系为数不多的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的人,而且所得分数最高。典型学霸也食人间烟火。大学时的她留着短发和齐刘海,清爽干练又略带萌萌的感觉。学习之余偶尔在宿舍,她一定会坐在床上照着小镜子精心梳理乌黑发亮的刘海。宿舍同学过生日,她也会悄悄送上一个小礼物表达祝福。大学毕业时她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进入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从四川大学到哈佛

1994年进入川大后,董秀芳被指定的研究方向是语音学。读研期间,她认真地去学习国际音标、音韵学等课程,还尝试着写了分析自己家乡方言声调的论文。第二学期她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守在语言学的那三架图书旁边如饥似渴地阅读。只要是语言学的书籍,都拿来看。看得明白的就细读,做好读书笔记;看不十分明白的也要看个大概。她还到西文阅览室看英语的语言学书籍和杂志,让自己对国外的语言学研究状况也有所了解。

天道酬勤,硕士毕业后,她留在川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任教。后来,边教学边攻读汉语史专业博士学位。那是的她,既要承担现代汉语的教学任务,又要学习博士生的课程,业余时间还要做科研、跟随外教学习法语。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她把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晚上几乎都是一两点钟才睡。读了汉语史的博士,历史文献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让她看到了新的风景。后来,在时任系主任龚翰熊教授的推荐下,经过托福考试和面试,秀芳获得了哈佛燕京访问学者项目的资助,到哈佛大学语言学系学习一年半的时间。

从北大博士后到青年长江

哈佛大学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秀芳倍加珍惜。回国之后,她又到北京大学跟随王洪君老师做博士后。北大的学术氛围比较宽松,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开展研究。秀芳为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在科研上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希望每篇文章都要有一点实质性的“新”东西。勤奋与求新,让她在北大这块学术沃土中更加茁壮成长。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 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2016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先后出版《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汉语的词库与词法》、《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与规律》等专著多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90余篇。

寄语在校青年学生

为学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和挫折,都不要让自己被击垮。我们要不断地成长,在顺境中我们感激地成长,在逆境中我们坚韧地成长。我们的理想不是变成没有生命的金字塔,而是长成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要有深深的四通八达的根,吸收多种营养,这是我们坚实的基础;也要有饱满的枝繁叶茂的树冠,这是我们丰硕的奉献,既有粗壮坚挺的干,展示我们独特的个性,也有旁逸横出的枝,表达我们多方的关怀。也许我们得到的不过是一颗普通的种子,但只要精心培育,依然可能长成一棵独特美丽的树。


何妨吟啸且徐行

——记2002届毕业生王晓民


【个人档案】

王晓民,200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库成员,河北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曾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最佳综合素质奖,全国“创新写作研究与实验”优质课一等奖;省、市高考模拟考试出题人,高考备考会、“三支队伍”建设培训会专家组成员;教授的学生曾获河北省高考状元、语文单科状元。

主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获得课题阶段性评估一等奖;多篇论文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等期刊发表;主持编写《高中语文同步》《全品高考复习方案》《高考一轮复习宝典》《河北省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作文全攻略》《高中作文白金素材》等多部书籍。在全国多个省区讲学、交流160余场。


料峭春风吹酒醒

   2002年6月,晓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和对未知之途的忐忑,从母校出发走向河北省重点中学——石家庄二中。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他便有一份执念:要努力工作,尽己所能,用语言和文字给学生以诗歌的阳光、小说的空气、戏剧的雨露、散文的土壤,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引领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关照孩子心灵原乡的启迪时光。

石家庄二中名师汇聚,作为刚刚入职的晓民在现实的料峭春风中被迅速吹醒。潜心好学的他,迅速调整自己,虚心向学校的老教师学习,无论是课堂架构、语言锤炼还是课堂节奏的把控,每个环节反复琢磨。同时,他继续向母校文学院的专业课教授求教,省、市教研员老师也从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角度进行指点示范。晓民渐渐领悟:课堂不是布道者的讲坛,讲台不是表演者的舞台,优秀的教学应是一种沉淀生活感悟的深厚,是一种播撒知识甘霖的自如,是一份激发创新思维的精妙。

山头斜照却相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晓民深深懂得,身边师者皆为己师,世之师者皆为己傅。于是,他跟随老教师听课,参与同事们研课,聆听教研员评课,向优秀教案学教学思想、教法设计,反复观看学校电教室存储的教学录像……在知识上不断扩充,在教学上不断提升。偶有外出培训,他都为能聆听到魏书生、李镇西、余映潮、程翔等老师的课堂或讲座而欣喜。

   他还在学校图书馆找到几乎所有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书籍,开始了一场如饥似渴的“营养”补给。读完了教学参考资料、与课文相关的文本原作原著,还去读叶圣陶的《跟大师学语文:语文随笔》、夏丏尊的《文心》、吕叔湘的《语文杂记》、顾黄初的《语文课程教学概论》、韩雪屏的《语文课程知识初论》、王相文的《语文课程教学技能》,甚至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儿》、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等也在阅读之列。在与先贤、大师的对话中,他慢慢体悟到语文的博大与精深,领悟到教育的本真与归宿。他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应该是那引学的“向导”。于是,教学实践中他逐渐地把教育领悟融于自己的每一节课堂,去收获那“山头斜照”映出的光亮。

回首向来萧瑟处

   2002年9月,石家庄二中新校区招生。晓民成为新校区的第一批教师。这是一个全寄宿制的校区。于是,他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采用了“以声感人,以情动人”的方式,就像今天的《朗读者》节目一样,师生一起来诵读。深情地读完课文,再读史铁生纪念母亲的《合欢树》、渴盼希望的《命若琴弦》……内心的感动与波澜,氤氲在孩子们心里的是对史铁生生命的敬畏,对母亲的敬意。当天的周记本上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着墨了《我与地坛》的深悟。    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他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花林园,牵牛花、三叶草、槐树、枣树、柿子树、银杏树,像是特意为讲这篇课文而种植的。孩子们一起朗读,一起感受,听老师讲故都的秋之美、秋之味、秋之情,从眼前的秋回首古都的秋,感受文章写作时代下作者无奈的隐悲,热烈的向往。孩子们的理解超越浅表,而深入到郁达夫深沉的情怀里去了。在研究教材、探索课堂的路上他就这样不断地思考着,尝试着,行进着,成长着……

也无风雨也无晴

  功夫不负有心人。晓民的教学逐渐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同事们的肯定。他相继被推荐参与市、省和全国的一些优质课展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在泛舟诗情中品味李清照《一剪梅》的闲愁思绪,在分析探究中体悟沈从文先生《边城》的人性纯美……最终,他在第三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并同时获得“最佳综合素质奖”。

   十六载教学风雨,晓民始终让自己行在途中。面对荣誉和赞美,他始终铭记,要让自己的语文世界里建构起励志、交锋,感悟、体验,浅吟、畅谈;充溢着抑扬顿挫、荡气回肠、余音绕梁……让黑板成为探求真理的簿册,让粉笔成为书写性灵的刻刀,让讲台成为表达思想的论坛,让教室成为激发智慧的精神乐园。

   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点燃学生的心灯,引领孩子们流淌智慧,萃取思想,歌咏生命,唤醒渴望……教学路上,他无惧风雨,只愿守护着课堂的晴空,润泽着孩子的心灵,描绘着未来的愿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只愿做一位执著的教育者,一如既往,风雨兼程。

【晓民教学体悟】

   ——阅读能够唤醒孩子们内心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对文学文化的审视,对生活生命的幽思,所以,阅读是润湿的,宛若春雨,润物无声,拔节生命。

   ——写作的世界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呼吸,可以纵情想象,可以畅快交流,可以愉悦歌唱,不是因为写作远离现实,而是因为写作超越现实,成为灵性放飞的天堂。

——语文课堂承载了立德树人的使命,语文教师则赋予语文课堂以生命,让学生在语言感知中收获生命体验与精神成长。也许生活并不完美,而语文教师就是要在不完美中培育孩子完美的人格。    

——教育的生命就是让学生找到心灵的呼应。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独特的创造潜能,给予每个孩子广阔的展示空间,帮助其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



守正如初,心有江海

       ——记2000届毕业生苑东志

苑东志,200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河北师范大学语文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润德学校副校长,是河北省学科名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库成员,河北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师,石家庄市青年拔尖人才,石家庄市学科名师,石家庄市“十三五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曾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赛课中获一等奖;培养的学生曾获国际奥赛金牌、石家庄市中考状元、高考状元。历任年级部主任、团委书记、二中西校区副校长、二中润德校区副校长。

他主持了“基于语文教学回归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和“优秀学生成长环境与自身素质的调查与研究”两项省科研课题,课题成果已作为指导老师德育教育和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在全省推广。“五个一百工程”校园文学文化实施策略,荣获河北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主持编写《高中语文同步》、《全品高考复习方案》、《高考一轮复习宝典》、《领先一步——初高中衔接读本》、《高考文言文解读》、《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北大绿卡——高分策略》、《二中圆我清华梦》等多部书籍,并发表多篇教学和科研论文。

无功利心,有欢喜意

有一种情怀,叫初心不改。守着一颗对语文的赤诚心,让胸怀开阔成江海,是他的人生本色。

每个人身上都有他固定的磁场,会不由自主的影响周围的人。大气、果敢、真诚、朴实可能就是属于他的磁场。他在语文课上神采飞扬,领着学生和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起飞;他时时处处为学生、老师做着“示范动作”,把上好一节课看成“忙碌生活中的快乐梦想”;他讲课能讲出掌声,他评课能评出泪水,真诚与热爱是他心灵的底子。他虽然肩负教学管理的重任,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课堂,工作再忙碌,每天两个班的语文课仍然是他最开心的道场。

他是快乐的语文老师,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字世界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他是质朴的语文老师,在课堂培养鲜活灵动而真诚的生命个体;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真诚善良的赤子之心,给学生的心灵铺就鲜活的底色。

他埋头教育,心体莹然,扫除外物,直觅本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恰是这份欢喜心,让他拥有进取的活力,丰盈的底气,专业的魅力。他成为无数学生的心灵坐标。

他的课,几乎每一节都有新教师在听,为了让新入职的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他的办公室经常深夜还亮着灯,对于每一堂课,他都精益求精,一遍遍的修改,一次次的充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斟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打磨,他常常给新老师说,一定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用一生来备课”的深刻内涵。他不仅仅是在给学生讲课,而且是老师们的引路人,在他的带领下,语文教学团队风气正、学风浓,相互借鉴学习,共同提升进步。一个新入职的老师曾这样回忆,有一次备课到很晚,回宿舍时,正赶上苑校长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要回家,那一刻在黑暗中,看到苑校长疲惫的身影,他感受到一颗心的闪亮,为了钟爱的语文课堂,深爱的学校,他多少次都是最早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白天,你看不到他的疲惫,他构建起的以唤醒和点燃为中心的“阳光课堂”,就像他带给人的永远的动力一样,是一道不可替代的亮丽风景。

无畏难心,有行动力

眼界,让人睿智而果敢;实干,让梦想落地生根。

你刚看到他在做高三考前指导,条分缕析;转眼又看到他在做初三动员,慷慨激昂;刚要稍事休息,一个家长又带着孩子来找他做心理疏导……这就是他工作的常态。

他步履匆匆,而言语坚定。事务千头万绪,而他能迅速找到关键点,有序进行。他有迅捷的判断力,有坚定的执行力。他用“全角”看问题,不偏听,不刚愎,思想抵达“通透层”,眼观六路,视野宏阔,在复杂性和多变性面前,看得宽,抓得准。

大家看到的,是他的分身有术、化繁为简、举重若轻 ,而背后是他的负重前行。俗语云: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他随手拿着一个本子,随时在学习,随时在成长,再宏伟的建筑,也得从始于砖瓦,再遥远的路程,也得始于跬步。三百六十五里路,走一日,行一程,一程有一程的收获。多年的历练中,他用自己的付出和实干赢得二中四个校区的赞誉。

他简约,因为他总能把问题很好地解决,他擅长快刀斩乱麻,繁杂中抽头绪;他不简单,因为他凭着勤奋和实干在各个校区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每一站都有“大手笔”!没有一种成功是轻轻松松的,许多人渴望成功,但怯于践行,或者说懒于践行,那么多人嘴里喊了一公里,脚下挪了一厘米。奋斗是勇敢者的通行证,惰怠是懦弱者的墓志铭。他是当之无愧的勇敢者,实干家!

每一年的考试季,都是最忙碌的时候,中考信息技术考试、初三体育测试、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考动员、高考动员,每天的事情已是千头万绪,刚要休息片刻,一个学生来到他办公室,原来这个学生已经过了中央美院美术分数线,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压力大到要崩溃,他稳住学生情绪,和学生一起制定剩下两个月的学习计划、提分措施。他不是只把工作做在表面,而是定期找她谈心,随时随地帮她弥补知识的漏洞。“教学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心灵的接触。”真的,信任和关怀能产生奇迹,该生最终圆梦央美。有太多的学生和她一样,遭遇过学习的困难、思想的波动、理想的折翅。当他们的梦想之光在现实的寒风中将要熄灭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和鼓励能让他们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他常说起自己最朴素的梦想,用爱心和期待,守住自己的教室,守住自己的校园,就像士兵,坚守自己的阵地。让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有梦想,让每个老师,无论哪个岗位,都有动力,他就是那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老师筑梦的人。

无自满心,有凝聚力

格局可以凝聚力量,从“零和”到共赢是他的大跨越。

他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也是团队的主心骨。他不是把校长当官做,而是永远用自己谦恭的“低”,成就着集体的“高”。他常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孔子曾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善于发现每个老师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他的格局与包容,他的鼓励与指引,让学校的老师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用自己的“鼓励”和“唤醒”指引着老师们,将老师们编织成一个攻无不克的“金字塔团队”,这个团队的老师,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相互鼓励,合作共赢,就如金字塔般,缝隙紧密的插不进一个刀片。

2014年,他在南校区负责高三工作,顶住各种压力,排除了各种困难,整个团队付出了全部的时间和经历、青春与梦想,这一年,南校区应届生重点大学上线率实现历史性飞跃!王大元同学获得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实现了南校区国际奥赛金牌零的突破!高考优异成绩的取得,浸透了整个团队的汗水。在每个最紧要的关头,在每一次考验来临前,他和他的团队都会手挽手、肩并肩,他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多少个黎明和黄昏,多少个丽日和阴天,他们披星戴月,迎风冒雪,只为帮学生们插上梦想的翅膀;手擎红烛,搭建人梯,只想让他们在这烛光下看见远处的希望,他用一个人的全部力量成就了一个团队的奇迹!

当大家都在欢呼高考大捷的时候,一个一向激情无限的人却在一个人独自承受痛苦,因为也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他没有顾得上休息,就再次奔赴了工作岗位,他以全身心的工作尽量忘却失去亲人的痛苦。最辉煌也最暗淡、最欣慰也最愧疚,这一年注定是事业之路的辉煌年,也是一生中最痛苦的断肠年,是一生中想回望又难回望的一年。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恒。”他常这样勉励自己。团队中,他是定盘星、压舱石。多年的历练,他的心胸已如海量,有兼容并蓄之德,善于汇众人之智、集八方之力,凝聚产生强大的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

他常说:在前行的路上,绝对不会丢弃的,一是良心,二是理想。

回首是风景一点,脚下是无限江山,他的路必然会越走越宽广。



优秀校友王珊事迹简介

王珊, 曾用名王学平,女,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 中学正高级教师,1994年8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现任河北定州中学副校长。

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干净做事,全心全意谋发展,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上尽责敏事,在利益面前保持定力,在党性修养上坚定信念,用正确的思想规范言行,树立底线意识,在做人上忠厚老实,在人性上不断躬身自省,顾大局,识大体,做好人,不消极,不埋怨,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持“三严三实”,在教师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教教育,把廉洁教育贯穿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构建教师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弘扬淡泊名利、廉洁从教、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优良教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 “河北省特级教师” “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保定市政府记“二等功”,“保定市学科名师”“保定市魅力教师” “师德标兵”保定市首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保定市名师” “保定市三八红旗手”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定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定州市“十佳女教师”等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2013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会    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